注意!請小心時間的黑洞
近年來人手一機,等公車、吃飯、睡前...等這些無聊的時候只要拿出手機上網,就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填滿這些空虛。影片一部接著一部出現在推薦欄;感興趣的商品不斷地出現在網頁廣告,就像在引誘著我們踏入網路的泥淖中無法回到現實生活的正軌。也許對於無聊的人、四處比價的我們來說很方便沒錯,但這一切都太奇怪了!為什麼當我們一點到或說到某樣東西(可參考國外Youtuber做的實驗影片Is Google always listening:Live Test),這樣東西就會如旋風般襲捲手機的各個社群媒體或其他網頁廣告?
你以為的演算法
在這邊我想先解釋一下最近幾年蠻常聽到的一個名詞「演算法」,很多人會誤用演算法一詞,「演算法」這個詞最近在 YouTube 和 FB 等等平台的影響下已經被嚴重誤用了。所謂的「演算法」是在數學和電腦科學中用來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並非某個平台篩選內容機制這麼狹隘的東西,甚至最近大多數人所謂的「演算法」可能並不是指「演算法」,而是工程師們為了解決推薦內容的問題而設計了一套演算法並且依此實作出來的程式,所以相較於演算法將這個背後的原因稱作影片推薦機制或許更正確。而這就是為甚麼影片可以輕易的一部接著一部吞噬著我們的時間。只要工程師設計出的程式推薦的影片成功讓我們點進去就可以讓我們多花更多的時間在3C產品上面,同時也會產生更大的商機,這也就是為什麼使用者的注意力對科技公司來說是如此的"值錢"
我被竊聽了?
如同我在第一段所舉的參考例子Is Google always listening:Live Test,這樣的現象確實會讓人懷疑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都被監聽了,手機、社群平台到底會不會日常對話?八招教你預防隔牆有耳!一文中提到一些公司也有做出回應,像是ios14更新後為加強個人隱私只要有開起麥克風就會顯示小橘點,讓用戶知道自己的麥克風開著,但對於這些措施可以說是安慰作用吧,畢竟我們(普通的平民百姓)也無法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去證明有沒有被竊聽。我們目前能確定的是大部分社群平台是利用「站外動態」(Off-Facebook activity)的功能,追蹤用戶在App之外的瀏覽行為與互動資訊。Facebook(2021年更名Meta) 過去否認了竊聽事實,但實際上它可以透過各種不同方法來蒐集用戶行為與喜好,透過 Google 定位了解你最近的去處、打卡過的地點;最近在關注的事物(點讚粉絲團、網站、App 搜尋等),進而轉換變成數據資料庫,持續繼續追蹤你的數位足跡,自然就會根據個人喜好推送使用者會感興趣的廣告。這些爭議其實已存在多年,為此Facebook也付出了相對的代價(但對Facebook可能也不痛不癢),詳情可以看今年年初的相關報導Facebook在十多年後停止打竊聽法訴訟官司。結論
為了這些方便而犧牲自己部分的隱私值得嗎?我覺得這是很兩難的議題,我們必須要自己去權衡利弊,除了沉迷在3C產品中造成社會的冷漠之外,更難過是現代人如果活在這樣的世界中而不自知,會造成負面的結果,因為我們會很容易活在同溫層中,只會接收和自己相關立場的訊息,久而久之會心地頑硬,無法接納新的資訊或新的文化,進而加深社會隔閡。尤其是在選舉或公投期間,只要有心人士故意操縱風向,就能讓社會大眾盲目選擇(直接一點的說法就是被媒體騙)對自身有利的選項。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意識的去使用這些應用程式,最好給自己設定使用的時間才不會就這樣踏入黑暗大公司設計好的黑洞中。
留言
張貼留言